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晓婷金然
脱口秀回来了。
时隔两年,爱奇艺打造的《喜剧之王单口季》(下文简称《喜单》)和腾讯视频推出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下文简称《脱友》)在这个8月接连播出,阵容一合,不就是《脱口秀大会》?
两档节目都有笑果文化的影子,有大家最熟悉的脱口秀面孔,像王建国、杨笠、徐志胜、何广智、呼兰等,不过新人比例也高了,都邀请了全国各地中小脱口秀厂牌的单口喜剧演员。
再加上还在热播的《喜人奇妙夜》——延续的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基因,用Sketch(素描喜剧)、漫才等多元喜剧形式,在荒谬的喜剧情节里治愈观众。
图片源于节目组
“很开心这个夏天我们回来了,所有的一切慢慢都会回来。”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台上感慨。
这个夏天是属于喜剧的。
那么,在这个夏季的尾巴,喜剧还能抓住年轻观众的心吗?
图源《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喜剧中的“我”和“我们”
三档喜剧节目,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喜剧人们讲述“我”和“我们”的生活,将自己的各种故事、情绪以幽默自嘲的形式分享,出圈的片段往往都反映现实,观众在台上看到自己,被狠狠戳中。
关于催婚、相亲、结婚的一条龙吐槽,角度深入又有深度,是女性观众心照不宣的默契。
鸭绒在《脱友》里说,相亲市场不可能捡漏到优质男嘉宾,就像早高峰的地铁口不会出现一辆孤零零、还可以骑走的共享单车。
《喜单》里,唐香玉用催婚来表达自己身在农村家庭的痛苦处境:“家里从小就给我预设了一个婆家,你不叠被子,以后婆家笑话,不会包饺子,以后婆家笑话。”“结婚了是外人,不结婚也是外人,里外不是人。”
小鹿穿着婚纱登场,“结婚真的很伤感情!”她把备婚过程的无奈写成段子,“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礼是我一个人的项目。”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
各种职场段子让很多打工人共鸣。
杨笠在《喜单》当上了总编剧,她分享心得:想升职还是得跳槽。
呼兰在隔壁《脱友》点名“职场PUA”真谛,缓解年轻人职场焦虑:“大部分领导没有PUA的能力。PUA是手段,少给钱才是目的。他们否定你是为了砍价,那你否定自己是为了啥呢?”
还有《喜人奇妙夜》刚开播时,爆火的《八十一难》用现代人的职场规则重新解读西游记的人物关系与取经目的,又名“职场透明人沙僧的一生”,没有背景,能力也没大师兄强,但是经要取,活要干,却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图源《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各种琐事和烦恼都被巧妙地融入到幽默的语言中,像给我们的生活安装了摄像头。
菜菜直面女性月经话题,爆梗不断。“十年前就有男明星代言过卫生巾了,我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啊,因为男明星,流量大。”“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写一套段子,赚够买卫生巾的五万块,别的演员是来追求梦想的,我是来赚经费的。”
刘旸吐槽没办骑行卡前拥有共享单车自由,办卡之后反而一辆能骑的颜色都没有,“骑行卡有一种魔咒,你办了哪个牌子的骑行卡,这个品牌就从这个城市消失了。”
贾耗讲男性化妆时的心理状态,以前在厕所补妆被撞见会感觉羞耻,现在随着化妆技术的成熟,面对男凝,他直接回怼“老子化的你最喜欢的男人妆!”
喜剧人们立足于生活,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年轻人熟悉的表达方式,关照当代人的精神状态,戳中时代情绪,又用温暖的幽默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
好笑背后,喜剧人的真诚和坚持
随着观众笑点的提高,逗乐观众并不是容易的事。
如何让观众买账?唯有真诚和努力——每位喜剧演员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喜剧的魅力。
脱口秀节目离开两年,演员早已蓄势待发,除了徐志胜、何广智、小鹿、小北等熟悉的老人,今年两档脱口秀都来了不少新人,带来了犀利的分享。
脱口秀演员都不约而同地聊起了行业动荡。庞博,自诩为拉磨的驴,最怕的是没墨,但在过去一年多都在“没磨硬拉”:磨没了,是脱口秀行业经历寒冬,墨没了,怕的是自己的幽默没了。最后用“合唱”做隐喻:有人走调(掉),但幸运的是还有人在拉磨。脱口秀依然有令人大笑的力量,而他会陪观众一起走下去。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
在相声和脱口秀都经历寒冬后,主动求变的阎鹤祥参加了《喜人奇妙夜》《喜单》两档节目。《喜单》舞台上,他用相声的方式讲脱口秀,用玩笑里说出真心话,吐槽的是“相声的大旗摇摇欲坠,我的师弟岌岌可危,少班主他高高在上”,但句句又满是对相声的热爱,之后的一句“不独立毋宁死”感动了无数观众。
有人说,“他用行动在告诉刚下场的两位师弟和高台sitdown的少班主,生命阅历、思考力和勇气可能是喜剧人传承喜剧的终极要义。”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
刘旸,不仅在《喜人奇妙夜》中出了《八十一难》等爆款,在《喜单》的表现也很亮眼。
前面提到的共享单车梗,他还与自己的喜剧经历相结合,送出了最诚挚的祝福:“我真心地希望所有的单口喜剧演员永远能扫到那辆去赶演出的共享单车。”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
在逗乐观众这件事上,《喜人奇妙夜》的喜人们也渡过了艰苦的创作之路,很多选手在崩溃中甚至多次想要退赛,吕严在淘汰之后还松了口气。
在这个“喜剧监狱”,喜人们一边在熬夜创作中崩溃,但一边又将其视为“喜人的世界杯”,他们带着满满诚意,不断调整作品的各种细节和笑点,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好笑的作品。
闫佩伦和张祐维,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喜人奇妙夜》,他们第三次参加米未的喜剧比赛,起初“又一轮Plus”的成绩并不好,灵感枯竭是常态,总是熬夜到凌晨四五点,但他们还是坚持想把自己对喜剧的态度、理解做下去:“可能我们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但每一份功课我们都很努力做。可能我们做不到所有人都喜欢,但我们尽全力做自己想做的内容。也想告诉大家,无论你在哪行都需要有一些自己的坚持,哪怕他不够好。”
看到有人因为自己的作品受到鼓励时,闫佩伦也找到了坚持喜剧的意义:“真正鼓舞到我,让我觉得该坚持这一行的,是我们真的治愈、帮助到了他们。”
图源《喜人奇妙夜》
生活需要喜剧
三档喜剧节目,为喜剧人们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曝光,而喜剧也拯救了当下emo的年轻人们——喜剧,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放松方式之一。
而让观众放声大笑,也是喜剧人们的初心。
马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做《喜人奇妙夜》的初衷:“观众对于喜剧的需求始终旺盛,这种需求并未因为短视频和短剧的出现而发生变化。这个需求比我们想的要大,所有做喜剧的人都像在精卫填海。”
《脱友》这一季的主题是“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让观众在笑声中忘记烦恼,用快乐对抗一切烦心事。
《喜单》开播之前,庞博在微博如此写道:“叫单口喜剧,或者脱口秀,叫老友,或者魔王,都行,都可以。最重要的事始终只有台上的人在讲笑话,台下的人在笑。甚至这是唯一的事,是所有的事。”
庞博微博
8月22日晚,刚开播的《脱友》在杭州举办了线下点映,也汇集了很多各地赶来的热爱喜剧的观众。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爱看喜剧?
他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一样的答案:喜剧让我解压。
刚毕业的小A想起了呼兰说的,“喜剧是生活的麻醉剂,如果没有喜剧,可能我的生活就是一滩死水。”
三档节目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喜人奇妙夜》的《小马又过河》,该作品犀利呈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状态:应届毕业生们好不容易游过河,但上岸后对面依旧是一条河。
“对应届毕业生的触动太大了,找不到工作,考试也是一河又一河,每天都很焦虑,但现实的喜剧作品让我的压力有了出口。”小A说。
21岁的小B,最近一直在准备考试,因为学习压力大,已经连续看了3场线下演出:“实在学不下去了,就买票过来放松一下,第二天好像又有了学习的劲头,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排解,那就过来跟大家一起看一场热闹的脱口秀吧。”
就像庞博在节目说的,“没关系,会过去的。”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