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电影《后会无期》同名歌曲里的“一艘船”是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原型。该片导演方励,十年前和韩寒合作电影《后会无期》时登上东极岛后,偶然得知了这个发生在1942年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被日军征用的里斯本丸号货船,在押送1816个英国战俘途经我国浙江东极岛时,遭到了美军鱼雷袭击,最终沉没在东极岛海域。
听闻这个历史事件后,地球物理专业出身的海洋技术专家方励,毅然选择寻找这段历史的真相。在这十年间,方励白天干科技,晚上做电影。为了一艘船,他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寻找人证和物证,做了一系列抢救性采访,也因资金链不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倾家荡产,只为将82年前的历史真相全景再现大银幕。
近日,南都娱乐记者对话导演方励,听他讲述关于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背后故事。为何为了一部电影坚持了十年?他说,“我是历史最后一个闯进去的,谁让你把物证找到,你又听说人证都这么大年纪了,你不做谁做?你忍心看到这个历史丢了吗?这就是老天让我干的,不管付出多少的代价,我必须干。”
“抓紧时间赶紧抢”
南都娱乐:关于这艘沉船的历史记录并不是很充分,作为地球物理专业出身的海洋技术专家,这份专业给您在寻找这段历史时提供了哪些帮助?您又是如何确定这就是里斯本丸的?
方励:当年一开始寻找里斯本丸时,因坐标错误偏离了36公里,后来根据渔民线索定位在了两岛之间的海域,我们也首次探测发现了大型沉船声呐影像,但无法进行确认。次年,我们携海陆空设备及水下机器人再进行搜索,不过什么也看不见。再后来我们采用了相关手段,我是地球物理专业出身的,在物理的特性上我证明了它是几千吨的钢铁船,这一点非常重要,且历史上仅里斯本丸符合此条件。我们还通过高精度无人测绘艇与三维声呐成像,详尽测绘显示其甲板、货舱、船形及尺寸,确认与里斯本丸图纸吻合后,我们认为没有第二个可能了,这就是里斯本丸。
南都娱乐:确认后您当时的感触是怎样的?
方励:我们是志愿者之一,别人找不到的,我们找到了,就会感觉到很过瘾。在最后一轮测绘时,我在甲板上待了一会儿,突然地就感受到了一阵莫名的悲伤。在我的脚下有828条鲜活的生命远离故乡,万里之外葬身在我们家门口的海底,我脑海里在想,这些人是谁?怎么就会发生这样的惨案?我想这就是最原始的情感冲动。
南都娱乐:您做的“抢救性采访”,具体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可以谈一谈?
方励:比如WilliamBenningfield的大儿子,在他老爸100岁去世之前的一个星期,抱着爸爸去卫生间吃饭,他爸爸临终前三天还在讲里斯本丸。当我去丹尼斯·莫利的家庭采访时,丹尼斯·莫利的女儿坐在爸爸旁听时才知道了这段经历。这些老人家是不愿意谈这些事的,对他们而言太痛了,完全就是一场噩梦。
南都娱乐:选择制作成电影的契机又是什么?
方励:有了物证但没有人证,所以影像的采访、记录,就是最真实的人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我心想没时间了,只能抓紧时间赶紧抢。实际上决定拍摄时并没有立项和剧本,没有当作是一个电影项目来推进的,而是先抢救人证再说,边走边看。
在2018年4月,根据托尼·班纳姆博士提供的线索,我请费恩祺少校做了军事顾问,跟一个一个家庭对接。那时我第一站采访的就是丹尼斯·莫利,我还跟他承诺,明年它的生日我会给他一个生日礼物,就是这部纪录片。当时说的纪录片没想过是大银幕的纪录电影,想的还是资料、新闻调查,是专题电视片,但后来不断被这些情感浓度很高、让人心碎的故事所动容,认为这是适合呈现在大银幕的,才计划做成电影。
南都娱乐:决定拍成电影后遇到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方励:做了决定之后,就不是简单抢救最后的人证了,而是如何把战争给这些家庭、家人带来的悲欢离合呈现在银幕上。大银幕的光影和声场是最容易传递情感的,所以我们想到了去报纸上打广告找人证。广告打出来以后很成功,找到了380多个家庭和一个还活在加拿大的老兵,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素材。
不断试错
“最难的是历史还原”
南都娱乐:这个过程中前前后后采访了这么多人和故事,但在影片中只呈现了二三十个故事,有哪些故事被舍弃了?
方励:所有的素材都不会被舍弃,当然你说曾经我们打算放在电影里面,又忍痛剪掉的也有。影片是一个大型战争和历史题材,我们决定控制在两小时左右,但怎么看也装不下这么多,所以只能进行分类呈现。
南都娱乐:哪些部分是让您觉得很可惜的?又是如何把它们串联起来的?
方励:比如说关于爱情的部分原来有两个故事,我们选择留下一个更动人的故事。我用的方法是带着观众去寻访、探索、感受,更多是把人文的、影像化情感、命运的东西呈现在银幕上。作为一部纪录故事片,呈现了战争故事和战争人的命运情感的故事,这两条线我觉得基本上就够饱满了。
南都娱乐:特别要提到的还是影片用了电脑特绘+绘画的部分,为何选择这种方式?
方励:一开始我们不断地试错,用了各种现代重工业的方法,有建立数字人物、动态捕捉、三维动画等等方式,但完全跳戏,我们接受不了。一直到今天观众看到的用三维的建模完全平面化,变成一个版画风格的绘画方式。我们还把这些很精致的数字建模,用电脑特效给做旧、做糙。
南都娱乐:最难处理的部分是什么?
方励:历史还原怎么呈现出来是我们遇到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因为这全是拿秒计算的成本。整个历史还原部分的特效和动画,我们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而且更大的矛盾是怎么做,做多长,多一分钟就是几十万,拿秒计的做少了怎么剪呢?这种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哪里缺了两分钟我们就赶紧补。这个过程就是电影本身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时间和金钱。
南都娱乐:您又是如何理解影片中“活下来的人也没有真正活着”这句话的?
方励:他们即便活下来了,也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内心的创伤太大了,这些伤痕很难愈合。包括我在电影里采访了皇家通讯兵的一个女儿,她爸爸永远不允许他们关门,已经形成了一个本能的应激反应,一关门他就说:“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你不能把门给我关了。”这种留下的长久创伤是一直弥合不了的。
坚定选择
“不管付出多少的代价,必须干”
南都娱乐:您最期望看到观众能有什么样的反馈?
方励:我最想看到观众知道在二战时期,在浙江的东极岛上曾经有过这段义薄云天的事迹的反应。我想让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去珍惜今天的和平,珍惜自己的家庭、亲人,珍惜自己的所爱。
南都娱乐:会在乎有些网友并不理解您为了一部电影付出了这么多吗?会如何平衡受众的接受度?
方励:这没有选择,不是我想拍不想拍,我不拍就是一个罪人。因为你是历史最后一个闯进去的,谁让你把物证找到,你又听说人证都这么大年纪了,你不做谁做呢?这就是老天让你干的,你必须干,不管付出多少的代价,必须干。你不干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历史给你的机会,也对不起你自己,更对不起这2000多个家庭。特别简单的逻辑,我没有选择。
南都娱乐:您在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其他的计划?会不会有拍大片之类的想法?
方励:我没有欲望做导演,也从没想过做导演,这部电影算是一个历史选择,我是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个“临时工导演”。我还有大量的科技项目是我非常热爱的,不可能全身心地只做电影。接下来想找马航MH370,这是我一直想干的,但现在时机不成熟,不过已经策划有三四年了。如果说要做一个电影,再当一次导演,可能就是马航MH370了。别的不会了,商业的绝无兴趣。
采写:南都记者林经武王清晨实习生郑润
图片:受访者提供